金融业元宇宙技术应用报告

2023-09-27 11:01:47   来源:新浪VR

  前言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最早用于描述一个平行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目前元宇宙概念还在不断演进,其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我们认为以下两个定义较好的阐释了元宇宙内涵。维基百科认为,元宇宙是一个聚焦于社交连结的 3D 虚拟世界,主要探讨一个线上三维虚拟环境,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手机、个人电脑和电子游戏机等进入虚拟世界。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国内互联网公司腾讯则从数实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全真互联的概念,指通过多种终端和形式,实现对真实世界全面感知、连接、交互的一系列技术集合与数实融合创新模式。元宇宙所蕴藏的技术创新活力和应用革新潜力,将深度影响金融产业未来生态,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加快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形成新的金融产业发展机遇。

  本文部分内容为便于描述元宇宙应用场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虚实共生、数实融合的概念,以“物理世界”代表当前真实的物理环境,“虚拟世界”代表元宇宙场景中的数字环境。由于元宇宙技术和场景还处在不断演化和迭代创新过程中,所以本文内容仅代表在发布时点的情况。

  一、 技术分析

  1.1技术原理

  元宇宙技术本身不是单一技术的革新或再创造,而是一系列技术的集合。从技术构成来看,元宇宙主要由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音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交互技术,以及数字人、数字空间、数字孪生等应用技术构成。通过上述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元宇宙场景中的用户带来高清优质的视听体验和沉浸逼真的交互体验,为元宇宙应用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基础和丰富强大的扩展能力。

  1.1.1 技术体系概览

  元宇宙技术体系可分为基础层、交互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

图 1 元宇宙技术体系概览图 1 元宇宙技术体系概览

  1.1.2 基础层技术

  1.1.2.1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通过网络访问可扩展的、灵活的物理或虚拟共享资源池,并按需自助获取和管理资源的模式。云计算作为通用信息基础设施,主要面向长周期、高价值密度型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任务,为元宇宙场景中海量数据、大量设备接入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为用户在元宇宙场景中带来高质量服务。

  1.1.2.2 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是将数据处理、存储放在物联网边缘侧的计算架构。边缘计算是云计算向边缘的延伸,主要面向时间敏感、短周期、低价值密度型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分析,旨在满足海量设备的数据和流量处理对时延、安全、能耗等方面的要求。边缘计算和云计算互为补充、协同工作,云计算依靠边缘计算作为数据采集单元,更好的支撑云端应用;边缘计算协助云计算,实现计算能力的进一步细化分工,将部分资源和服务下沉到边缘位置,丰富业务类型,优化服务处理,为用户在元宇宙场景中带来高质量用户体验。

  1.1.2.3 5G 网络

  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三大特征,结合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计算和存储功能从云端延伸到网络的边缘,从而满足元宇宙场景所需的超大带宽和超低时延的需求。5G 是元宇宙场景中信息传输速率和质量的技术保障,在支持数据传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2.4 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物联网技术为元宇宙提供了实时、精准、持续的数据供给,同时满足了随时随地以多种方式、多元化接入元宇宙场景的需求。

  1.1.2.5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是具有体量巨大、来源多样、生成极快、且多变等特征并且难以用传统数据体系结构有效处理的包含大量数据集的数据。大数据技术是指存储、处理、管理和分析上述海量、复杂、多样化大数据的一系列技术和工具。大数据技术在元宇宙场景中,主要处理因人、场、物广泛连接,人人、人物、物物之间实时交互等产生的海量数据。

  1.1.2.6 区块链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防篡改、防抵赖的技术体系5。区块链技术保障用户在元宇宙场景中实现互操作、所有权的数字证明、数字资产的收集、价值转移、生态治理等。主要包括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

  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是实现分布式账本的技术的集合,是密码算法、共识机制、点对点通讯协议、分布式存储等多种核心技术体系高度融合形成的一种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6。分布式账本技术用于元宇宙场景中簿记所有权、记录交易、跟踪资产,并确保数字资产在元宇宙交易中的透明度、安全性、信任和价值交换。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其在分布式账本上体现为可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智能合约技术允许元宇宙场景中的交易对手间设定交易条件,在达到约定条件后自动触发执行,从区块链上读取数据或者向区块链上写入数据,自动完成交易。智能合约技术是元宇宙场景中用户相互信任的核心技术之一。

  共识机制(Consensus Mechanism)是实现区块链系统中各节点之间达成一致的机制。共识机制使得元宇宙场景中的区块链各互不相干的节点能够验证与确认交易数据,从而互相信任达成共识,解决元宇宙场景中的信任问题。

  1.1.2.7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在针对人类定义的给定目标,产生诸如内容、预测、推荐或决策等输出的一类工程系统,对这类系统的相关机制和应用的研究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合成等。

  计算机视觉技术(Computer Vision,CV)是利用摄影机和计算机来代替人眼,进行目标识别、跟踪和检测等机器视觉处理的过程,从而生成更适合人眼观察或适用于仪器检测的图像。计算机视觉技术是实现增强现实等数字化能力的关键技术。

  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类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文字或指令的过程。语音识别是用户在元宇宙中进行语音交互过程的第一步,相当于机器的“耳朵”。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NLP)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的信息处理。通过构建算法,使计算机具有识别、分析、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文本的能力,依托海量语料累积,覆盖从词法分析、到句法分析、再到篇章分析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文本处理能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元宇宙场景中真人与数字人、真人与真人交流和沟通的基础技术。

  语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是指通过机械的、电子的方法合成人类语言的过程。通过前面两个步骤,用户在元宇宙中的声音信号经过语音识别、语言语义理解并处理后,系统将相关的反馈、策略等以语音形式表达出来,相当于机器的“嘴巴”。

  1.1.2.8 数字身份

  用户身份识别、认证及对用户身份信息尤其是隐私信息的保护,是元宇宙场景中任意双方进行交互的信任基础。

  中心化数字身份(Centralized Digital Identity)是指用户在应用服务中创建与应用相关的特定身份,并依据身份获取应用提供的服务。中心化数字身份采用中心化的技术架构,用户的数字身份和中心授权系统的授权信息全部集中保存在中心机构的服务器中,用户信息的所有权属于身份认证系统中心服务器,用户在中心认证系统的授权下才能使用身份信息。

  分布式数字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是一串全局唯一的字符串,唯一地对应着一个实体身份,从而实现对不同实体的独特标识。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实现了用户在元宇宙场景中拥有安全、可控和可移植的数字身份,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身份信息。

  1.1.2.9 隐私计算

  隐私计算(Privacy Computing)是指在保证数据提供方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一系列信息技术。可以保障用户在元宇宙场景中的身份、行为、生物信息等隐私数据不对外泄露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达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充分保护敏感信息和隐私数据安全。

  1.1.3 交互层技

  人机交互是人机之间信息交换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总称。在人机交互的支持下,元宇宙场景中人的行为都能够被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系统所具有的深度意图理解和情境感知能力可以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体验。主要包括音视频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息影像和脑机接口等。

  1.1.3.1 音视频

  传统的语音聊天、视频通话及实时互动等交互方式已不能满足元宇宙场景需求,在元宇宙中大部分场景都是综合、复杂、低延时的音视频业务,需要实时音视频和实时云渲染等技术作为支撑。

  实时音视频(Real-Time Communication,RTC),也叫实时通信,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延时问题,在网络层采用 TCP 拥塞控制策略、播放器抗抖动策略、ARQ 与 FEC 机制等技术降低网络传输延时;在设备端采用 RPS 帧参考关系、PLC 丢包隐藏技术等技术降低设备端内部处理延时;在服务端通过全球虚拟网络、跨国专线、智能选路等方法降低服务器内部处理延时。

  实时云渲染(Real-Time Cloud Rendering)技术是将渲染工作放在云端,是云计算在渲染领域的应用,让用户在普通终端设备上流畅、高效交互互动,沉浸式体验元宇宙场景。实时云渲染将大型应用程序搬到云端运行并实时渲染,通过低延迟音视频串流技术将实时渲染出的结果传输至终端进行解码播放,终端的操作指令也实时传输至云端,从而实现在任意终端上操作在云端运行的应用。

  1.1.3.2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生成的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一体化的数字化人工环境,用户借助一些输入、输出设备,采用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的对象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真实环境的感觉和体验。目前 VR 设备是当前体验元宇宙场景的主要方式,核心技术包括显示(分辨率、刷新率等)、光学(影响佩戴舒适度、眩晕感等体验)、算力(需专属芯片支撑)以及屏幕等。

  1.1.3.3 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生成的附加信息对使用者感知到的真实世界进行增强的环境,生成的信息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生理感觉融合的方式叠加至真实场景中。虚拟现实强调沉浸式的虚拟世界,而增强现实主打在现实中实现虚实结合、信息增强,强调物理世界和虚拟空间的叠加。AR 设备需要感知周围的复杂环境,且轻量化和续航方面都有更加严苛的要求,目前硬件整体水平还处于核心部件和技术突破阶段。

  1.1.3.4 混合现实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是实现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混合匹配的技术,场景中物理对象和虚拟对象共同存在且能够实时交互,从而构建出的一个真实对象和虚拟对象实时交融的新环境。如果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就是虚拟现实,如果展现出来的虚拟信息只能简单叠加在物理世界上,就是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关键点就是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和信息的及时获取,所以混合现实更贴近元宇宙场景所要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受。

  1.1.3.5 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是指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结合全息膜与投影设备,将真实的三维图像投放在空气中,用户无需佩戴其他设备,便能沉浸式体验元宇宙场景。全息投影技术是前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有益补充,共同为元宇宙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1.1.3.6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Brain-Machine Interface,BMI)技术通常是指通过在人脑神经与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连接通路,实现神经系统和外部设备间信息交互与功能整合的技术,可以实现人脑对外部环境的控制和信息交换。从接入的方式看,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2022 年底,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征集脑机接口国家标准立项建议,并积极筹备脑机接口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相关工作。

  1.1.4 应用层技术

  1.1.4.1 数字人

  数字人(Digital Human)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可用于数字内容生成和人机交互,以帮助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用户体验。数字人主要应用在迎宾、客服、营销等领域,通过 2D 或 3D 的数字人完成与用户的交互式问答和业务指引办理等,也可以通过播报式数字人完成营销、直播、业务介绍等工作。

  1.1.4.2 数字空间

  数字空间(Digital Space)基于实时音视频、实时云渲染、数字人等技术构建,通过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互联,为用户提供模拟现实的创新金融服务体验。技术包括端云协同引擎、人场物创建、虚拟空间场景制作等。金融机构应用数字空间技术可以搭建元宇宙虚拟营业厅、3D 数字营业厅等场景。

  1.1.4.3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是由物理资产、虚拟镜像和用户界面组成的混合模型。通常以模型和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学科耦合仿真等方法,完成物理世界中的物理实体到虚拟世界中的镜像数字化模型的精准映射,并充分利用二者的双向交互反馈、迭代运行,以达到物理实体状态在数字空间的同步呈现,通过镜像化、数字化模型的诊断、分析和预测,进而优化实体对象在其全生命周期中的决策、控制行为,最终实现实体与数字模型的共享智慧与协同发展。

  1.1.4.4 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Digital Collectibles)是基于区块链系统通过智能合约进行唯一标识和权属簿记的特定美术作品、影音作品、艺术品和其他虚拟商品的数字化实现。特定数字藏品的数字凭证称为非同质化凭证(Non-Fungible Token,NFT)。在保护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收藏和使用。在元宇宙场景中通过发行数字藏品,可以提升用户的活跃度,丰富产品与服务种类,在增加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同时带来流量。

  1.2技术特点

  1.2.1 高清优质的视听体验

  通过实时音视频和实时云渲染等技术可带来高清的视觉体验和优质的听觉体验。一是实时音视频技术提供将一定时长以内带噪语音去除噪声的服务,真实还原声音细节,为用户在元宇宙场景中提供高品质音质;二是利用视频低码率技术,大幅降低码率,实现低码高清体验,通过实现超分、片源修复,增强细节,提升色彩质量,为元宇宙场景提供高品质画质。

  1.2.2 沉浸逼真的交互体验

  通过人工智能、交互技术、数字人等技术给用户带来了沉浸式的交互体验。一是综合运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加深感知理解,从而支持丰富的业务场景。二是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交互技术,让用户能够体验到传统互联网服务所不具备的沉浸式体验和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三是利用数字人技术创造类型齐全、高度拟真、可定制化的数字人形象。

  1.2.3 稳定高效的服务基础

  通过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支撑,为元宇宙场景提供可伸缩、弹性的共享物理和虚拟资源池,满足海量数据处理的低时延、低能耗等方面的要求并减少交互流程。利用 5G 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性、物联网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等特点并依托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等优势打造高速、智能、稳定、安全的数据传输网络,保证元宇宙场景下的各项服务稳定性。

  1.2.4 丰富强大的扩展能力

  一是支持多平台扩展。随着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场景能够同时支持移动端、网页端等终端。二是具有丰富的功能。包括具备功能/业务组件库、开发集成框架、互动视频引擎、监控与质检等多种功能。三是多样的接入服务。元宇宙场景可以支持文本驱动、声音驱动,支持多种语言,具备较强的 AI 技术集成能力,支持多种端口对接,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四是丰富的外部接口和灵活的集成能力。通过丰富的 API 接口和 SDK 等,能够灵活地支持业务系统、第三方软件系统对接集成,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有效支撑机构各类业务需求实现。

  1.3技术挑战

  随着元宇宙场景在产业侧逐渐开始落地,作为构建元宇宙的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人等技术迭代升级进一步加快,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元宇宙发展进程。

  1.3.1 技术局限

  元宇宙涵盖技术种类众多,新技术迭代升级,产业链长且割裂,协同效率有待提升,技术成熟度参差不齐,部分技术仍处在应用场景探索阶段,或将成为元宇宙应用的短板。例如,尽管 5G 已进入商用阶段,但仍处在发展初期,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且 5G 的短波特点限制了覆盖范围,增加了基建成本;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技术还没有达到沉浸式的消费级水平;隐私计算技术现阶段存在的性能瓶颈,制约了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1.3.2 信息安全

  元宇宙场景强调沉浸式互动体验,系统会采集包括行踪轨迹、生物信息(人脸、虹膜、指纹等)等敏感个人信息,要求对数据的收集、传输、存储、使用、共同处理、委托处理、对外提供、公开等处理活动建立更加完备的数据治理体系,确保数据处理活动同时符合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的合法合规要求。同时,为实现元宇宙场景中数实融合、虚实共生,存在对部分涉及具有一定保密性质和要求的物理世界,如道路、海域、建筑等位置、形状信息进行测绘和采集情况,需要具有保障相关信息安全的技术能力。

  1.3.3 能源消耗

  一方面,元宇宙场景构建涉及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视觉渲染等需要消耗大量算力的环节,而算力的消耗又与电力能源的消耗成正比;另一方面,元宇宙基础系统的运行需要大量服务器资源支撑,同样会消耗较多的电力能源。随着元宇宙应用从初级探索阶段向深化应用阶段发展,将面临大量用户和终端设备连接带来的更大能源消耗和网络拥堵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地球环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并且与现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不相符,需要对元宇宙体系架构、技术选型等进一步优化完善。

  1.3.4 成本问题

  无论是理论技术能力积累、系统平台建设及模型训练学习等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撑,特别是在人力方面投入资金量巨大。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每一项技术若要精通都需要长期深耕相关领域的专家潜心研究,平台建设除需要人力支持外还需要设备、环境等基础设施支撑。在元宇宙场景应用尚未探索出一条成熟有效的盈利模式的当下,如何降低研发应用成本也是需要关注的一大挑战。

  二、产业分析

  2.1 产业概览

  元宇宙在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沉浸交互体验方面进行创新,为物理世界的业务功能转移到虚拟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许多新的空间和活动形式。从产业角度看主要分为技术层、平台层、内容层和用户层四个方面。

图 2 元宇宙产业生态图 2 元宇宙产业生态

  技术层:如前文所述,技术层包括基础技术、交互技术及应用技术。其中,基础技术包含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交互技术包括音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脑机接口等;应用技术包括数字人、数字空间、数字孪生、数字藏品等。

  平台层:主要指科技公司基于技术层搭建的支持元宇宙场景应用的虚拟社区、游戏引擎、分发平台等,支持各种智能应用和互动的算法。目前国内主要的元宇宙平台包括百度希壤、网易瑶台等;国外主要的元宇宙平台包括 Roblox、Decentraland、The Sandbox 等。

  内容层:产生元宇宙场景所需的数字内容和应用。涉及金融、政务、教育、文旅、医疗、住房、办公、游戏、社交等行业。例如,金融行业可以创建虚拟营业厅、金融数字人;教育行业可以创建元宇宙课堂、元宇宙校园等;文旅行业可以创建元宇宙景区还原真实景区样貌,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线上旅游。

  用户层:元宇宙场景中的用户,包括个人消费者、机构消费者、运营方和监管方等。消费者可以办理金融服务咨询、转账、理财购买等业务;运营方指元宇宙系统、内容生产和维护的机构;监管方指对元宇宙场景中系统运行、业务合规、人员自律等方面进行监管的机构。

  2.2 国际发展情况

  2.2.1 政策规划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在 2022 年 8 月发布题为《元宇宙:概念和国会应考虑的问题》报告,提出国会需考虑的风险主要涉及内容控制、隐私保护、市场垄断和数字鸿沟等方面。

  欧盟出台《人工智能法案》《数字服务法案》《数字市场法案》等,提出对人工智能系统的风险分级和合规要求,规定了在线平台在处理非法或有害的内容、商品或服务的义务,并禁止超大型在线平台滥用其市场地位来排挤或歧视竞争对手或用户。这些法案反映了欧洲意图通过监管促进安全负责、公平开放的数字环境。

  日本经济产业省 2021 年 7 月发布《关于虚拟空间行业未来可能性与课题的调查报告》,提出政府应着重防范和解决“虚拟空间”内法律问题。2022 年 4 月,日本成立面向应用推进研究和规则完善的“元宇宙推进协议会”。

  韩国 2022 年 1 月发布《元宇宙新产业先导战略》,提出未来五年成为世界第五大虚拟市场;2 月,韩国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部宣布一项全力支持创建扩展虚拟世界生态系统的计划;首尔市政府发布了《元宇宙首尔五年计划》,宣布从 2022 年起分三个阶段打造元宇宙行政服务生态,并在 2023 年上线元宇宙综合市政平台。

  2.2.2 科技企业参与

  在技术层、平台层和内容层,国际上很多科技企业有所布局,包括 Meta、谷歌、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等。

  Meta 由 Facebook 在 2021 年更名成立,标志着全面进军元宇宙产业。产品方面,Meta 推出虚拟现实头戴设备 Oculus,布局 VR 生态,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末,其发布的硬件设备 Quest 2 全球占有率超过 91%。服务方面,Meta 提供了包括居家、会议、办公、游戏、社交等场景的元宇宙应用 Horizon 系列。

  谷歌较早介入增强现实硬件领域。产品方面,2012 年推出了谷歌眼镜,但由于市场表现并不佳,导致其退出了硬件市场,到目前尚未有成功的元宇宙硬件产品。服务方面,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谷歌云以及 Google Pay(谷歌支付)具有较强优势,是布局元宇宙的重要基座。谷歌云已经开始提供元宇宙基础技术方面的云服务。

  微软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元宇宙技术底座,元宇宙布局主要体现在办公和游戏行业。产品方面,拥有混合现实眼镜 HoloLens、虚拟体验协作平台 Mesh、低代码平台 Power Platform、云服务 Azure 等。服务方面,微软主要依托工作场所协同软件 Teams 在办公领域布局元宇宙应用,企业将可以在 Teams 内部建立自己的虚拟空间或元宇宙。游戏布局方面,微软收购 Mojang(《我的世界》开发商)、动视暴雪、Bethesda(B 社)等,丰富自身在游戏开发、IP 创建方面的能力。

  亚马逊相对于其它厂商态度更加温和谨慎,更多是从其主业电子商务和云计算 AWS 出发布局元宇宙。产品方面,亚马逊曾推出了 AR 购物工具,还推出了开源、免费、高扩展性的 3A 级游戏引擎,使客户更方便地搭建开发者生态,以便产生 UGC(用户生成内容,即用户原创内容)。服务方面,亚马逊云科技与 Meta公司开展深化合作,作为其战略云服务提供商。

  英伟达作为全球可编程图形处理技术领袖,在 AI 计算、图形处理等领域具有优势。产品方面,英伟达推出 GPU(图形处理器)芯片是元宇宙底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硬件支撑;同时 2021 年下半年,英伟达宣布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 Omniverse,具有高效、低成本特征,快速打造了基于 Omniverse 的生态。

  2.2.3 金融机构参与

  国际上,金融机构逐步开始元宇宙研究及应用,部分银行尝试入驻有加密货币背景的元宇宙平台,并围绕金融元宇宙场景开展探索。例如,韩国国民银行在元宇宙平台 Gather 上建立虚拟城镇,用户可在其中进行业务咨询;摩根大通在元宇宙平台Decentraland 上开设了一间虚拟休息室,用户可以看到摩根大通高管关于加密经济的演讲;汇丰银行在 The Sandbox 中购买虚拟土地,该土地将被开发为面向娱乐、体育、电子竞技、游戏和金融专业人士的虚拟空间;花旗银行发布了研究报告《元宇宙与金钱-解密未来》,讨论了元宇宙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可能性。

  2.3 国内发展情况

  2.3.1 政策规划

  2.3.1.1 国家部委

  国务院、人民银行、工信部、教育部等发布的发展规划直接或间接鼓励元宇宙技术应用与发展。

  国务院:2022 年 1 月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创新发展“云生活”服务,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8K 高清视频等技术的融合。

  人民银行:2022 年 1 月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以线下为基础,依托 5G 高带宽、低延时特性将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视觉技术与银行场景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网点向多模态、沉浸式、交互型智慧网点升级。

  工信部:2022 年 10 月发布《工业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提出 3 年时间形成 100 个可复制的典型案例、打造 100 个工业元宇宙标杆应用、建设 100 个赋能创新中心的“三个 100”的目标。

  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门:2022 年 11 月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 年)》,提出到2026 年,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

  2.3.1.2 地方政策

  目前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浙江省、河南省等发布了元宇宙发展支持政策、规划或方案。

  北京市:2022 年 8 月,通州印发城市副中心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经信局印发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相关计划旨在推动元宇宙产业在城市副中心落地发展,培育、引进 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态链企业,落地建成 30 项以上“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项目,搭建“1+N”产业承载空间,组建元宇宙产业联盟等。数字人发展方面,用 4 年时间培育 1-2 家营收超 50 亿元的头部数字人企业,10 家营收超 10 亿元的重点数字人企业;建成 10 家校企共建实验室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成 2 家以上特色数字人园区和基地等。

  上海市:2022 年 7 月,发布培育元宇宙的四年行动方案,明确通过实施四大行动和八项工程打造 50+创新示范应用,推出 100+标杆性产品和服务,建设 3 到 5 个市级元宇宙产业创新园。

  广州市:2022 年 4 月,黄埔区、开发区发布促进元宇宙创新发展的相关办法,主要通过对入驻园区的元宇宙专精特新企业减租、补贴,对攻关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补贴扶持等措施,推动元宇宙相关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应用。

  深圳市:福田区 2022 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区块链、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的技术转化成果加速落地,多领域拓展数字人民币、元宇宙等技术应用场景。

  浙江省:2022 年 12 月,发改委等 5 部门印发省级元宇宙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通过实施元宇宙 5 大重点任务(创新协同攻关、产业链补链强链、消费场景提升、实体经济赋能、数字空间治理)和 5 大重点工程(元宇宙综合试验平台、元宇宙产业基地、元宇宙虚拟人、制造业赋能、“元宇宙浙江”品牌),实现 3 个“1050”。

  河南省:2022 年 9 月,印发省级元宇宙发展四年行动计划,明确建成 10 个左右国内一流的元宇宙技术研究和创新平台,建成 1 个元宇宙核心园区、3—5 个特色园区,培育 10 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元宇宙骨干企业。

  除上述省市外,南京、杭州、武汉、成都、重庆、厦门、沈阳、无锡等城市均从政策层面对元宇宙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支持。

  2.3.2 科技企业参与

  在技术层和平台层,国内有所布局的企业包括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

  腾讯:提出“全真互联”的观念,并基于此开展元宇宙布局。主要围绕传统优势领域社交、游戏和电影直播等,还没有直接布局硬件设备。2019 年腾讯与 Roblox 共同出资成立了“罗布”公司,中国版 Roblox 平台“罗布乐思”获得版号并后续上线。在与金融机构合作方面,其利用在音视频、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已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在金融数字人、远程银行、数字藏品等领域进行业务合作。

  百度:2020 年 12 月启动元宇宙项目,2021 年 12 月百度在AI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国产元宇宙 APP“希壤”。百度针对金融行业推出了元宇宙金融解决方案,在金融营销、沙龙空间、金融数字人、数字藏品等领域均有实践案例。浦发银行虚拟营业厅、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已经入驻希壤平台。

  字节跳动:依托其社交、内容以及全球化的优势,布局元宇宙。2021 年字节跳动收购 VR 软硬件制造商 PICO,拥有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的 VR 产品(虽然 PICO 在全球市场份额相较 Meta 的 Oculus 还非常小);此外,字节跳动还投资 VR 数字孪生技术公司众趣科技,专门做 3D 实景重建。

  2.3.3 金融机构参与

  国内金融机构对元宇宙的应用探索整体呈审慎稳健态度,超过 15 家商业银行围绕虚拟营业厅、数字员工、数字藏品等元素开展营销方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值得关注的是,区别于定价发行数字藏品的互联网平台,国内金融机构采用免费方式发放数字藏品,主要用于营销和引流,均不支持转赠和二级交易,仅限用户本人持有和收藏,从根本上杜绝了炒作行为。

  从应用情况来看,国内金融机构主要围绕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强化服务环境建设、创新金融营销等方面开展元宇宙场景应用。

  工商银行:2022 年 7 月在雄安新区推出“元宇宙虚拟营业厅”。

  农业银行:2022 年 1 月陕西分行发行小豆 Q 版城市英雄系列数字藏品。

  中国银行:2022 年 7 月推出智慧海南数字藏品,8 月推出复兴一号党员数字藏品,党员同志通过复兴一号缴纳党费可以获得一枚缴纳党费的数字藏品作为纪念。

  建设银行:2022 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通过天地屏展示“建行金融城”线上展厅;携手新华网、中央民族乐团联名发布数字藏品。

  邮储银行:2022 年 5 月山东分行与山东国有数字藏品交易服务平台“海豹数藏”达成战略合作,发行 5 件限量数字藏品。

  浦发银行:2019 年推出虚拟数字员工“小浦”;2020 年 10 月,浦发银行云理财工作室在部分地区试点上线;2022 年 1 月推出“萌宠”主题信用卡,下设数字藏品卡版。

  光大银行:2022 年 8 月协同新华网推出小茄子绿色低碳主题数字藏品。

  中国平安:2022 年初以两只华南虎幼崽为原型,打造了 8 幅数字艺术藏品,每幅限量发行 2022 份。

  平安银行:2022 年 6 月推出虚拟品牌形象代言人苏小妹;8月推出服务型数字人 Mita(米塔);上线 3D 数字营业厅。

  宁波银行:2022 年初上海分行入职了 001 号虚拟数字员工“小宁”;同时申请注册多个元宇宙相关商标。

  上海银行:2022 年 7 月发布二十四节气系列数字藏品活动,限量 400 份免费发行。

  南京银行:2022 年 8 月发布数字藏品,之后上线元宇宙数字空间“你好世界”。

  华夏银行:2022 年 6 月郑州分行设计研发的“小龙人”形象数字藏品“郑小夏”首发。

  百信银行:2021 年推出集虚拟品牌官、理财顾问、AI 小助手等多角色的数字员工 AIYA;2022 年下半年,上线 3D 数字营业厅。

  西安银行:2022 年 5 月免费发行 25000 份定制数字藏品,仅供访问、学习、研究、欣赏、展示和分享等非商业目的使用。

  此外,2022 年以来,中原银行、北京银行、微众银行、泰康在线等也有数字藏品推出。

  2.3.4 协会院校布局

  国内部分行业协会、高等院校成立了元宇宙相关的工作委员会、设立元宇宙相关专业,开展元宇宙技术研究工作。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2022 年成立元宇宙产业专委会。主要开展编制行业标准和产业规划、举办国际元宇宙产业大会、搭建元宇宙主题社区、推动元宇宙科学普及和示范应用等工作。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2022 年成立元宇宙工作委员会。重点开展“理论+技术”研究、“应用+场景”研究和“标准+共识”保障等工作。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成立元宇宙专业委员会。重点支持产业规范管理、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产业标准建设、推进产业创新发展、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以及加强产业合作交流等方面。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2021年成立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主要在产业引领、产业建设(调查研究、开发立项、专利发展等)、产业服务(渠道开发、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合作等)等方面开展工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 年成立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联盟,发布《元宇宙生态全景图 V2.0(XRMA)》,发布《3D 数字内容生产技术白皮书》、《车载 XR 体验评测白皮书》、《5G 空间计算白皮书》等项目计划。

  浙江省计算机学会:2022 年成立元宇宙专委会。核心是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建设,探索浙江元宇宙特色化城市产业发展为目标,将立足元宇宙创新实验室,辐射全国,促进相关企业发展,为元宇宙产业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北京大学:成立元宇宙技术研究所,承担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元宇宙技术、区块链、图形图像、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通过推动元宇宙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建立完善的元宇宙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创新引领提供坚实支撑。

  清华大学:2022 年 4 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在未来媒体技术发展、元宇宙文创、元宇宙指数、虚拟数字人指数等元宇宙领域展开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2022 年 2 月成立元宇宙研究中心。未来将推出研究报告,出版中英文书籍和发表高质量论文,面向本硕博设立人才培养相关课程,推送组织国内外元宇宙学术活动及行业峰会,承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委托课题。

  浙江大学:2022 年 4 月国际联合商学院成立元宇宙校区。主要目标是建设沉浸式课堂、元宇宙展厅和创新创业路演等。同时在筹备元宇宙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2022 年成立北邮-中科深智元宇宙联合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虚实融合的 XR 拍摄和成像、多模态驱动的虚拟人生成、面向任务的智能对话系统等。

  南京信息工程学院:2022 年 9 月决定将信息工程系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

  香港理工大学:2023 年新学期新设立了“元宇宙科技”硕士专业。

  三、金融应用案例

  近年来,金融机构积极布局元宇宙金融应用,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创新金融营销模式、促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创建金融数字人、搭建虚拟营业厅/虚拟展厅、AR/VR 营销、发行金融数字藏品等。

  3.1用户服务领域应用

  3.1.1 金融数字人

  金融数字人是商业银行在元宇宙场景中打造的重要金融服务元素,分为播报型数字人和交互型数字人。播报型数字人多用于直播、视频、资讯、营销等播报场景,辅助或替代真人进行播报,实现提质增效。交互型数字人可用于迎宾、客服、营销等场景,实现对外形象展示、替代真人客服为客户提供具有多轮交互问答能力的服务,以及突破电话、短信渠道用金融数字人辅助真人做规模化营销,覆盖规模化、长尾化的客群。

  浦发银行:2018 年 5 月,启动“3D 金融数字人”创新计划,2019 年建设并投入应用。综合运用 3D 人像实时驱动、多模态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情绪识别、智能推荐、多因素生物认证等前沿技术,连接多个金融交易系统及物联网系统、在金融云上运行的规模化金融数字人应用。现已上线 APP 渠道,在营业网点为C 端用户提供普惠服务。

  建设银行:在 202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建设银行以“建行 AI 生活,金融元宇宙”为主题,展示了“千人千面”的孪生数字员工,推出“小应”、“百合”等数字人,承担起数字客户经理、大堂经理、产品销售、数智座席等不同角色,并将以更智慧的形态走进建行金融元宇宙生态。

  平安银行:2022 年 6 月,研发多款身份型和服务型虚拟数字人,推出身份型数字人苏小妹,定位为平安银行虚拟品牌形象代言人。2022 年 8 月,推出服务型数字人 Mita(米塔),定位为平安银行首位虚拟数字员工,在 ATM 机、超级柜台、客服、手机银行等线上线下渠道直接触达客户,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交互服务。

  百信银行:2021 年 12 月,发布首个多模态、可交互的 AI 数字人—数字员工 AIYA,拥有庞大的数据原型,是虚拟品牌官、理财顾问、AI 小助手等多角色的合集,推动人机交互向人人交互演变。2022 年下半年,百信银行在 APP 率先推出年轻化、科技感的 3D 数字营业厅—阿尔法星球,完成“场”的搭建,实现流程、业务和生态的数字化,进一步丰富了元宇宙生态多样性。

  3.1.2 远程银行

  远程银行是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能力的综合应用模式,主要应用在理财业务办理、贷款交易面签、账户管理、电子签约、存款业务等方面。远程银行是元宇宙落地场景之一,依托实时音视频、直播录播与智能中心等服务体系,打通线上线下,实现虚拟和现实之间的交互通道,对外以远程业务咨询、远程业务办理两条服务总线开展,对内以直播分享、录播培训以及协同会议等方式综合利用文字与音视频服务进行“零接触”式远程线上金融服务探索与实践,完成业务转化。

  龙岩农信:2021 年 11 月,在人民银行福州中支和龙岩市中支指导下,上线远程银行应用,使原先需要线下跑腿才能办理的业务,以全真互联的方式线上化,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出行不便、线下办理效率低及外出人口金融服务缺位等时空局限问题,尤其在疫情、洪涝灾害期间,更是成为数字抗疫、抗汛的有力武器。

  工商银行:2019 年,在远程银行智能服务场景实现首个项目试点,后续在云网点、远程面审、理财推介等场景得到应用。截至 2021 年 8 月,已在对客服务、产品创新等领域实现 30 余个业务场景落地,服务用户规模已超过 100 万。

  交通银行:2020 年底,“远程视频银行”项目入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项目从平台角度坚持全渠道、全终端、全场景建设思路,同时结合非接触服务需要打造远程视频银行服务,支持用户通过使用交通银行手机 APP 即可完成高柜、低柜、移动场景业务视频化办理,突破物理与空间限制,提升银行普惠金融的便捷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结合行内需求和监管要求,目前落地场景为对公开户线上申请服务。

  浦发银行:2020 年 10 月,云理财工作室在部分地区试点上线,客户通过小程序一键呼叫可随时接到云理财工作室,享受以音视频互动通话为基础的理财支撑服务。对客户而言,提供了安全高效、便捷灵活的财富管理渠道;对银行而言,突破了理财业务在实体营业厅中的限制,实现了银行营业网点竞争力向线上的转化。

  3.2服务环境建设应用

  3.2.1 虚拟营业厅

  虚拟营业厅应用打造了客户服务的创新体验,包括业务办理方式、企业文化宣传方式、业务拓展方式等方面。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孪生、音视频等技术支撑,实现银行物理网点、设备、资产和虚拟网点、设备、资产的建模展现与仿真模拟,支撑银行定制化的营销场景和运营管理。全新的线上交互体验,提升了用户在线上业务办理的参与感、趣味性和交互性,尤其吸引年轻一代的用户进入其中。

  工商银行:2022 年 7 月,在雄安新区推出“元宇宙虚拟营业厅”。9 月 16 日,工商银行进行焕新迭代,推出了“VR 元宇宙虚拟营业厅”,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精度,优化了交互体验,丰富了服务内容。营业厅以工商银行线下旗舰网点为原型,综合运用数字孪生建模、内容生成、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构建而成,依托手机、平板电脑、VR 设备等媒介,拓展线下物理网点的时空边界,为客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拟真体验和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虚拟营业厅的主要功能包括基于 VR 眼镜的虚拟场景探索、数字人客服、虚拟营销沙龙等。其中,客户在虚拟营业厅可与数字人客服进行多维度交互;虚拟营销沙龙则实现场景内容的多样化展示。此外,用户可在其中进行寻宝游戏收集数字藏品,集齐后可前往线下网点兑换礼品。工商银行元宇宙虚拟营业厅相关成果已经推广至上海、安徽、新加坡、澳门等分行,并在 202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上进行了展示。

  中国银行:2020 年 5 月,虚拟营业厅上线,提供有针对性的线上化、场景化、智能化金融解决方案,发挥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线上线下服务。虚拟展厅展区在浏览器中支持客户在虚拟营业厅中漫游、裸眼 VR 体验、触达各种定制化的银行服务入口,包括在线预约开户、查询广交会专属金融产品、在线办理贷款申请、互动体验、手机扫码拨通专属业务专家热线等。

  百信银行:2022 年下半年,上线 3D 数字营业厅,包含多种 3D 场馆,如未来汽车城、数字人民币馆、绿色低碳馆以及智慧财富馆等,让用户在线上感受仿佛亲临线下的游览及业务办理体验,让用户的线上体验从在线进化到在场。

  3.2.2 线上虚拟展厅

  建设银行:2021 和 2022 年,连续两年承接数字中国云上峰会建设,构建主场馆及厂商展馆,支持元宇宙空间中可选的虚拟分身与多人逛展。建设银行还打造了线上“多彩消保 3D 数字化展厅”,探索数字时代消保新实践,累计实现用户访问人数超 45万人,让百姓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世界学金融知识的乐趣。

  3.3营销创新领域应用

  3.3.1 金融数字藏品

  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元宇宙应用,金融机构进行相关的产品探索可以理解为是对元宇宙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提前布局和试水。

  数字藏品在国内发展路径与国外不同,去金融化和避免炒作是国内数字藏品的特征。从目前银行发售的数字藏品来看,更多体现的是文创传播和收藏价值。光大银行在领取数字藏品的须知中提到,发布的数字藏品均为限量免费领取,用户不得将数字藏品用作任何商业用途,抵制对数字藏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价格炒作、场外交易、欺诈或以任何非法方式进行使用。

  金融机构在数字藏品探索中更加注重合规性,发行数字藏品免费预约领取或作为用户权益赠送,能够提升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的活跃度和认同感,是营销促活、推广品牌比较好的方式。

  百信银行:2021 年 11 月,发行了“4 in love”四周年纪念数字藏品。该藏品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具有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

  北京银行:2022 年 1 月,推出以“小京”形象为基础的“京喜小京”数字藏品。

  中国平安:2022 年初,以两只华南虎幼崽为原型,打造了 8幅数字艺术藏品,每幅限量发行 2022 份。

  邮储银行:邮储银行在手机银行、企业手机银行推出一系列数字藏品,目前已发布“智慧兔”、“振兴兔”、“主动授信”、“智能答题”等 10 多款 2D 藏品,以及“兔”飞猛进 3D 数字藏品,邮储银行数字藏品总领取人数超过 75000 人次。

  西安银行:2022 年 5 月,在成立 25 周年之际发行定制数字藏品,免费发行共计 25000 份,仅供访问、学习、研究、欣赏、展示和分享等非商业目的使用。

  华夏银行:2022 年 6 月,发行数字藏品“郑小夏”,同年 8 月,开展“华夏银行 30 周年员工纪念数字藏品”领取体验活动,发行“千禧龙年珍藏卡(3D 版)”等多款数字藏品体验版。

  中国银行:2022 年 7 月,为庆祝第二届消博会顺利召开,特推出智慧海南数字藏品。同年 8 月,中国银行“复兴壹号”党建平台推出数字藏品,党员同志通过平台缴纳党费,可以获得一枚缴纳党费的数字藏品作为纪念。

  光大银行:2022 年 8 月,与新华网共同推出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小茄子数字藏品,该数字藏品涵盖美丽中国、生态多样、低碳行动三个大类 32 款数字藏品,同时还有 4 款生日彩蛋数字藏品作为稀有款。

  南京银行:2022 年 8 月,发布首套数字藏品,该藏品以南京银行品牌 IP“你好鸭”为形象基础,下设“职场加油鸭”“赛博朋克鸭”“潮酷运动鸭”“名画艺术鸭”“南京你好鸭”五大系列,该系列数字藏品具有唯一性、不可置换性、不可篡改性等特点。

  上海银行:2022 年 7 月,推出 24 节气皮肤系列的限量数字藏品活动。

  3.3.2 AR 贵金属营销

  中国银行:2018 年 11 月,投产 AR 贵金属营销项目。项目包含面向互联网客户基于 HTML5 的贵金属展示网站、面向客户经理进行对客营销所用的手机 APP 以及面向总行、分行、贵金属厂商等生态角色的管理端网站,面向运维人员的 AR 云平台管理端。实现在线贵金属 360 度虚拟模型展示、AR 虚拟试戴试摆放、在线支付购买、分享朋友圈的全流程操作。AR 增强现实技术将物理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能够在物理世界叠加虚拟的信息,从而应用到贵金属的售卖中的虚拟试穿戴、试摆放到平面。

  3.3.3 VR 看车看房信贷营销

  中国银行:2019 年 12 月,投产 VR 看房看车信贷营销项目。用户可以在虚拟展馆里面进行 360 度观看车辆、动态实时更换车辆配置、进入驾驶仓和打开后备箱等交互体验,进行全景漫游观看样板房、更换装修配置等,并营销相应的金融产品,可实时计算车辆/房屋价格、卡分期/房贷还款计划和进行卡分期预约。该体验区让客户获得沉浸式看车看房体验,进行了卡分期、房贷产品营销,并为客户提供了业务办理入口,以较强的交互性体验让客户感受到机构的金融科技能力。利用 VR 技术模拟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给客户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官模拟,给用户以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将 VR 技术运用于客户独享身临其境的看车体验,在银行网点便可体验到不同车型、款式及内饰的细节展示,同时可在选定车型后,直观地向客户展示当前车型建议的车贷分期解决方案,实现一键预约车贷分期金融产品,免去繁琐的纸质信息填写过程。同样通过 VR 看房进行了房贷营销。

  3.4其他

  除商业银行在金融场景上的应用外,科技公司的技术输出也为金融业元宇宙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腾讯基于云渲染技术、数字孪生技术输出的元宇宙营业厅,百度发布的元宇宙产品“希壤”等,为金融机构元宇宙场景案例输出做到很好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四、应用实践分析

  4.1元宇宙应用价值

  4.1.1 创新转变服务模式,增强机构获客能力

  元宇宙作为一个全新复杂的数字生态系统,联系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丰富人与社会的关系。元宇宙打破了传统业务模式线下场景的局限,让个人及企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进行“无接触”式业务办理,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技术的逐渐成熟也让机构在探索业务办理新路径、服务模式新变革方面具备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在元宇宙应用场景中,业务人员与客户的互动不再是发微信、打电话等,通过元宇宙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增强机构与客户的互动,增加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认识。通过建设不同元宇宙应用场景,抓住流量入口,积极构筑更具有吸引力的场景生态,依托营销资源、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产品和服务,打造集约高效、精准简约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机构获客能力。

  4.1.2 产品流程实时创造,营销触达形式多样

  传统的消费产品创造存在周期长、灵活性差、同质化严重等痛点,在元宇宙场景中,根据客户需求,依托强大的模块化、组件化的元宇宙业务中台,极强的云计算能力,高度的 AI 集成程度,自动化的智能合约审批流程,业务人员通过低代码开发进行线上全流程的数字化产品制造,具有周期短、灵活度高、定制化等特点。

  传统营销主要依靠建立营销模型、打标签、圈定客群,并通过短信、电话、APP 作为触点进行产品推送,存在目标客群不精准、客户转化率低、客户触达形式单一等痛点,而在元宇宙场景中,客户需求呈现多元化、多角度特点,有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分析和挖掘客户,通过设计高价值、高粘性的互动以及沉浸式服务体验来获取客户,实现营销对象更加精准、客户转化率更高、客户触达形式丰富多样的营销蜕变升级。

  4.1.3 数字身份保障隐私,有效降低业务风险

  在元宇宙场景中,所有的信息都将以数字化的形态进行管理,分布式数字身份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由用户自我控制和管理的数字身份,将改变应用厂商控制数字身份的模式,实现用户控制身份信息、自我验证身份,避免身份信息过度分享,降低数据泄露风险,从而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进一步的,结合隐私计算等技术,实现各类敏感信息的可用不可见,保障身份、账户、生物等信息安全,使得元宇宙场景中的价值归属、流通和虚拟身份认证成为可能。

  区块链密码学、共识机制等奠定了元宇宙场景中各方的信任基础,在元宇宙中的交易、承诺等行为被区块链不可篡改的记录,防止抵赖情况发生;智能合约机制一方面将约定好的触发条件以合约代码的形式写进执行系统,有效防止合同违约行为,另一方面将业务监管、合规审计等规则进行固化,进而有效降低业务风险的发生。

  4.1.4 资源共享降本增效,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元宇宙场景突破了物理世界中空间、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打造元宇宙公共服务设施平台,实现服务、营销资源的发布、交易、共享,并依托链上信息体系进行监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额外成本。元宇宙场景中通过区块链跨链技术有效打通跨系统间的认证屏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避免重复“造轮子”,提升价值创造效率。

  元宇宙场景下,机构对客户的服务模式从面对面交互、线上点击交互,演变为语音、手势、表情、点触等多模态交互融合。机构通过构建线上虚拟服务场所,用户通过 VR、AR 等设备远程接受业务办理和咨询服务,提升便捷性,数字人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用户信息隐私保护能力,用户服务体验获得进一步提升。

  4.2金融业应用方向

  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元宇宙提供的沉浸式交互方式、虚拟与现实的双向连接等能力,将提升机构现有金融服务水平,重塑业务流程和服务运营模式;同时,元宇宙场景为金融机构打造虚拟世界金融生态,赋能千行百业提供了契机。

  4.2.1 对客服务与内部运营方面

  快速上线用户感知度较高的元宇宙虚拟营业厅,有助于创新用户体验,丰富营销手段,拓客、活客、黏客。突破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进一步丰富完善对客服务渠道,进一步升级现有银行线上服务体验,虚拟金融服务网点将搬入元宇宙,为客户提供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提升金融服务的参与感、趣味性、交互性,创新客户与银行的交互模式。以云审核、音视频协同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将从“屏对屏”的模式升级为元宇宙场景中客户与柜员的“面对面”,进一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涉及实物的业务依托元宇宙与物理现实的交织,客户与柜员在虚拟空间完成业务办理,实物通过线下物流送达。

  提升机构内部远程协作与互动,远程协作办公、音视频会议、远程培训等服务在元宇宙的加持下,用户体验、交互能力等将产生质的飞跃。元宇宙背景下的会议有两种运用方式,一种方式是将参会者投射到虚拟世界;另一种方式是利用裸眼 3D、全息投影等三维展示技术,将元宇宙场景中的数字人投影到现实环境中。

  4.2.2 业务风控与安全合规方面

  现有音视频面审、双录质检等服务将进一步提质增效。在元宇宙场景中审核人员将沉浸式、全方位感知到相关人员的语言、动作、表情、情绪、体态等信息,获得与线下洽谈一致的效果,有效提升风控与合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运用数字孪生、物联网等工业元宇宙相关技术,可将生产经营主体、抵押物等纳入元宇宙并动态监测以提升信贷服务水平与智能风控能力。

  4.2.3 产品创新与金融生态方面

  元宇宙场景中虚实共生的表达能力,将极大的丰富客户营销手段。金融产品设计时需适应元宇宙带来的交互方式变化,通过设计参与感、趣味性、交互性强的营销活动,辅以对贵金属、定制化信用卡、纪念币等产品的三维可视化展现能力,可激发潜在客户的参与兴趣,创新金融产品设计与销售模式,催生基于数字资产的数字金融服务新业态,拓展银行业务空间。

  在元宇宙场景中将产生新的金融服务生态。商业银行作为连接器,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模式在元宇宙图景下均需转型升级,以适应客户、银行、企业间的全新连接方式;另一方面,元宇宙场景中数字化资产的确权、定价、流通、交易,以及虚拟与实体经济的交互,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撑。现实中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信贷融资、交易撮合等服务,都可以在元宇宙场景中复现与重构。

  4.3金融业发展路径

  在探索元宇宙发展路径方面,可通过建立“人、场、物”三维立体的元宇宙服务与应用体系,即规划 1 个技术底座、“人、场、物”3 大核心要素、多样交叉场景 X 组成的“1+3+X”体系。

  “1”为元宇宙的技术基础,通过高效、集约、安全的基础技术能力,为上层元宇宙要素提供支撑。人工智能贯穿元宇宙内容生产、分发到应用全过程,加速内容生产、增强内容呈现,以及提升内容分发和终端应用效率;区块链技术支撑元宇宙场景中数字资产系统的有序运转,保障用户数字身份安全,同时协助系统规则的透明执行;云计算、边缘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降低对终端硬件的性能要求,支撑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需求;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等提供基础数据保障;AR、VR、MR 等技术为用户带来逼真的感官体验,提升沉浸感与体验感。这些基础技术和交互技术能力为元宇宙沉浸感和随时随地的特征实现,提供了网络传输、计算能力、内容输出、互动体验等方面的保障。

  “3”为元宇宙场景中的“人、场、物”。“人”即金融数字人,“场”为金融数字空间,“物”为数字资产与数字物品。三者的互相链接形成一个与物理世界相呼应的虚拟世界,驱动元宇宙的多元发展,扩张元宇宙发展的边界,形成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元宇宙系统。与传统的链式价值传递不同,在元宇宙场景中,不同主体之间以共创、共享、共生的方式紧密协同,从而形成开放的、有机的生态系统。通过关系元素的相互作用,从而逐步演化出元宇宙生态系统的全貌。“人、场、物”三者通过相互连接与共创,构建元宇宙开放生态。

  “X”为元宇宙场景应用,也是无可穷尽的元宇宙生态内涵。基于元宇宙的基础层技术、交互层技术和“人、场、物”的应用能力,延伸构建元宇宙交叉应用的金融应用场景。从理财营销、网点服务等传统金融服务的元宇宙应用,到金融赋能线上住房租赁、元宇宙党建等领域,将元宇宙金融场景的辐射范围拓展到经济、生活、文化、社交等多重领域,促进元宇宙生态建设。

  4.4需要探索的方面

  元宇宙技术在金融业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对元宇宙运用带来的潜在问题全面研究。

  4.4.1 监管制度方面

  元宇宙作为新场景、新业态,现行的法律规章等尚未对元宇宙中的概念、行为等纳入日常监管。一是元宇宙场景中身份、资产(确权、交易、继承等)、行为等的法律界定尚不清晰。二是针对元宇宙场景中各种行为的约束性体系(包括法律法规、制度、机制、规则等)尚未建立。三是缺乏针对元宇宙指导性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合规探索元宇宙技术应用。

  4.4.2 资产定价方面

  元宇宙场景中的各类数字资产,其定价可能会面临物理世界没有科学的定价模型或者可供参考的定价标的,导致数字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进而引发资产炒作、洗钱甚至恐怖融资等问题。同时,数字资产所有权问题面临法律和技术双重问题,尽管《民法典》明确了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但元宇宙场景中的数字资产的法律定性在司法实践和学术界还尚无定论。

  4.4.3 道德伦理方面

  元宇宙作为数字空间的存在,其同样构成了符合人类公序良俗、道德伦理的社会环境。如何规范在虚拟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能够符合物理世界的道德伦理要求,出现了具体事件后,从法律、道德、伦理以及技术层面又该如何处理,元宇宙场景中数字人的法律主体定位、行为监管和规范等,都是元宇宙应用需要面对的问题。

  4.4.4 商业行为方面

  元宇宙技术及应用尚处产业发展早期阶段,产品形态初级,内容较为单一,可落地场景有限,总体上没有实现盈利,也没有成熟的、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可供遵循。同时,元宇宙场景涉及机构、个人、监管和运维等各类用户,需求呈现离散化、个性化等特征,需要定制化开发,短期内难以探索出能满足各类用户需求的商业化路径。

  五、后续工作建议

  创新是金融业的基因,元宇宙是新事物,其发展既有创新驱动数字化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整体产业尚未有突破性布局时,需要探索适合金融业的元宇宙发展之路。

  5.1总体思路

  持续跟踪元宇宙产业发展态势,客观理性评估元宇宙发展机遇和挑战,审慎运用元宇宙相关技术提升金融业服务能力水平,促进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5.2主要原则

  坚持安全可控。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各项法律法规,构建制度、管理、技术、业务协调配套的安全体系,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作为元宇宙场景应用发展的底线,建设完备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合规底线。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保护用户隐私及个人信息权益。建立全面的法律合规体系,适应法规变化发展,确保元宇宙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合法、合规和公正。

  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元宇宙技术创新应用必须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整合优势资源,深入剖析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面临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精准把握元宇宙用户需求,挖掘元宇宙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的价值潜力。

  坚持自主可控。加强元宇宙底层技术和产品联合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安全可靠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保障技术可持续和供应链安全,扎实有效增强基础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坚持开放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加强国际间在技术、人才、资金、产业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汲取先进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培育更多中国特色金融应用场景。

  5.3工作建议

  5.3.1 统一规划部署,强化标准引领

  应始终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加强对金融业元宇宙发展工作的集中领导,统一思路、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适时推出适合金融业元宇宙应用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成立专业委员会,推动金融元宇宙健康可持续发展。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元宇宙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的研制,重点推动基础性、通用性标准的研制工作,增强行业共识,指导金融元宇宙规范合规发展。加强标准化试点建设,推进标准实施应用,推动元宇宙系统间的互联互通,鼓励具有能力的社会团体组织元宇宙产业链企业开展标准试点工作,带动金融业元宇宙技术应用创新和质量提升。

  5.3.2 掌握核心技术,丰富应用场景

  针对构建元宇宙所需的重点硬件、软件、基础理论技术,加强战略规划、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专利申请等工作,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储备,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到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等环节中来,突破元宇宙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现阶段元宇宙场景主要集中在数字人客服、虚拟营业厅、数字展厅、数字藏品等领域,应当以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在金融风控、内部运营、产品创新等更多元宇宙金融场景落地。

  5.3.3 注重伦理研究,加强产业治理

  技术的发展必须坚守伦理道德,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适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在金融科技伦理公约的基础上,探索制定元宇宙伦理准则,加强隐私保护力度,发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开展元宇宙金融应用伦理素养教育活动,注重完善伦理道德研究和教育普及。

  元宇宙技术金融应用治理可从技术治理、合规治理等角度开展工作,建立行业层面的元宇宙治理协调机制,引入检测、评估体系,做到技术可控、内容可控、应用可控,通过数字发展为社会促进步,为人类文明谋福祉。

  5.3.4 深化机构合作,推动生态建设

  加强机构协作、促进交流互助,通过产业合作降低技术投入成本及运营能源消耗等,打造高质高效的机构协作模式。鼓励社会团体组织产、学、研、用各方面力量,加强研究元宇宙共性问题,积极开展项目合作,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和产业机构积极参与元宇宙生态建设,依法合规分享元宇宙应用经验,共享应用研究成果,通过开源共建理念提升金融业应用整体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新生态。

  来源: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大巡礼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微博

HOT RECOMMEND

关于新浪VR | 论坛社区

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00007  京网文【2017】10231-1157号

北京幻世新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