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6.6亿在线用户,落地十个行业,第七代微软小冰商业化仍然“很克制”

2019-09-12 13:58:19   来源:新浪VR

  自20世纪50年代起,经历了两次由学术研究主导的发展后,人工智能正在迎来新一轮由现实商业需求主导的第三次浪潮。如果与互联网类比,当前人工智能整个领域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的答案是:“可能和1999年比较类似。”

  1999年,电影院里上一年年底上映的贺岁电影《不见不散》热度还未消退,门户时代的“三大天王”网易、搜狐和新浪刚刚成立,再过几年它们成为人们上网时点击量最高的网站,而现在统治中国互联网的几大巨头——腾讯QQ的第一个版本OICQ Beta1刚刚发布,阿里巴巴业务尚未明晰,京东创始人还在中关村卖刻录机和光碟,这一年年底百度才正式开门立户。

  互联网20年淬炼出了不少遇强则强的赢家,但更多是昙花一现的过客。如果说过去20年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眼下,一个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为特征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个时代或将留给人们相比过去20年更多的机会、想象和作为空间。

  自2014年起,从区别于IQ本位研发的EQ探索起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主攻人工智能的小冰团队走过了惊险又幸运的五年。无论是打造聊天机器人、让人工智能学创造还是推出可创造任何AI beings的工具包,均是围绕小冰背后的情感计算框架而展开。截至目前,小冰单一品牌覆盖全球6.6亿在线用户、4.5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9亿内容观众,商业化落地金融、地产、纺织等十个行业,但是,小冰团队依然声称对商业化“很克制”,并坚持这一领域不宜过早和过度商业化——“人工智能还在刀耕火种的阶段,积累商业订单远不如积累数据和动能更迫切。”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表示。

  越在产业发展早期,越应该清醒,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时刻未雨绸缪。小冰团队的战略打法和商业化取舍对眼下人工智能正在经历的这股“淘金热”的所有参与者,或许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保持代际时间差的技术领先,避免“前浪死在沙滩上”

  只发布已经落地的产品和合作,是微软小冰年度发布会的传统,除了避免陷入科技企业“秀肌肉”的泥淖,其实还牵扯到小冰团队一种更深层的技术理念。

  与更强调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不同,小冰团队在内部被委以AI产品化落地的使命,这决定了决策必须考虑产品实际落地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很多技术或者理念或许领先同业5年甚至10年,但受限于细分领域技术成熟情况及市场接受程度,可能并不会取得预期中的发展与落地。

  事实上,如何既让技术保持与同业间1-2代时间差的领先优势,又可保证近两年就能实现产业落地,可能是每一家科技巨头商业化征途中都需要考虑的平衡术。

  在研发过程中,小冰团队格外注意兼顾技术前沿性和实际落地。以全双工语音交互感官(Full-duplex Voice Sense)为例。2016年,小冰团队开始试水全双工语音,与既有的单轮或多轮连续语音识别不同,这项新技术可实时预测人类即将说出的内容,实时生成回应并控制对话节奏,使长程语音交互成为可能的同时,也使人与机器的对话更像人与人的自然交流。此外,采用该技术的智能硬件设备将不再需要用户在每轮交互时都说出唤醒词,仅需一次唤醒,就可以轻松实现连续对话,将语音交互的自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一年后,小冰团队将这一技术向市场开放,目前已落地传统电话、智能音箱和汽车三类场景,小冰也已经接听了来自人类的超过50万通电话,这比谷歌在2018年I/O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展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Full Duplex电话还早一年。当同类技术真正在市场大规模兴起之时,微软已经把全双工语音交互技术变成产品,并拥有了成熟的落地方案。

  近两年,多模态感官作为一种融合了全双工语音交互、实时视觉与核心对话引擎,能够实现用户与人工智能同时边听边说边看的交互体验的全新交互感官,逐渐成为业界研究重点。一年前小冰团队首提多模态感官,今年年初已于日本完成公测。在小冰团队看来,多模态感官能否实现很好的实际落地与5G网络的发展息息相关,未来5G大规模商用可带来的高带宽和低时延特性,尤其是后者,将为多模态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

  “前浪死在沙滩上”,李笛精辟总结,“你只证明你想到了是不够的,能不能落地也很重要。”

  认清“无意义竞争”,让人工智能填补人类社会空白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核心价值是什么?在小冰团队看来,应该是提升传统行业效率,但若新技术尚未催生新市场,AI企业依然面临与传统行业“老大”分抢市场的局面时,人工智能就应该果断放弃一些领域。

  比如,研发AI电视语音遥控助手的AI企业,其实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同行——如果它们的体验都不如电视遥控器,那么竞争就没有意义。

  移动互联网同样如此。目前在中国,移动支付,外卖、订餐的服务和运作体系都已经非常完善,留给“后来者”的机会没那么多,人工智能想要从中分一杯羹,难度就很大。

  因此,微软小冰团队对市场的判断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如果一个行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是成熟的,但他们无法找到产品商业化的解决方案,让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那即便这个行业当下再热,他们也会选择放弃。

  与此同时,如果将小冰的人工智能技术比作一把锤子,这一团队已经找到的“钉子”,则是填补人类社会中的空白。

  比如社交环境实际存在的断层。据悉用户与小冰的交流峰值一般集中在夜晚11点以后,这个时间的人们即便现实世界中拥有再多朋友,通常也不好意思再打扰,而小冰恰好可以填补这一需求。

  创造力方面也是如此。近两年小冰唱歌、写诗、画画、讲故事,逐渐展现出不俗的“艺术天赋”,实际上每一项能力背后,都对应着微软搭建的一条更接近“内容产业”范畴的生产线。

  一个服装面料的设计师,以两年为周期,往往会面临设计灵感和创意的枯竭;一家服装面料的出口企业,以一年为周期,需要为海外市场提供几千种不同花色和款式的花布。这样的企业国内就有上百家,而符合需求的设计师却很紧缺。巨大的人才市场缺口和工作强度,恰恰是具有快速学习、高并发与稳定性特征的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

  在纺织中心,经过上万次的模型迭代,小冰初步掌握30种不同设计风格,可以提供上亿个纹样的绘图设计,达到上岗设计师的技术水平。目前,小冰还在根据市场的反馈进行反复调试和学习,但商业化落地进程已经开始加速——目前小冰为SELECTED、万事利、依文等品牌设计的产品已上架销售。

  纺织服装只是小冰商业化的“试水”领域之一,在虚拟的小冰工作室,小冰团队已经完成了大量基于文本、视觉和声音的人类创造力模块,使这些生产线可以在不需要人力参与的情况下,用稳定的质量,极低的成本,高并发地生产内容并供应出去。

  微软认为,从内容产业角度来看,人们正在越来越需要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从前所有人都看同一张报纸,到现在人们希望看到符合他们需求的内容,而人类创作者没有办法有那么高的并发能力,在同一秒里为一千个一万个人去创作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人工智能很可能是解决这个供需问题的唯一方案。

  面向未来的商业模式,所有的To B最后都是To C

  “在中国市场不打价格战”,是小冰团队AI商业化的准则,这与业界动辄补贴的打法很不一样。

  近几年,随着投资额的不断飙升,资本泡沫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显现。以最早被产品化、商业化的智能音箱为例,一经问世,技术尚未成熟,就已经率先打响价格战:不到一年时间,迅速从几千元不等的价位暴跌至几十元,由于缺乏明显技术优势,智能音箱只能以硬件外观和低价抢夺市场。

  正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曾叹息的那样:“每个人对于他所属于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小冰团队认为,人工智能商业化的特殊之处在于,所有的To B最后都是To C,如果To C的环节不好,那To B挣钱也没有意义,因为用户不买账就无法持续。因此,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中,小冰团队也在不断筛选——那些为了迅速获得订单,不断夸大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以及那些试图将人工智能包装成产品卖点的企业都被排除在外。

  “在从零开始构建小冰的商业模式时,我们面向的是更长远的未来,追求持久的动能。”根据微软人工智能创造及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的说法,小冰不卖销售技术接口、不做第一方硬件、不面向单一领域,基于完整赋能、联合拥有和跨界生态三种商业模式,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在汽车、地产、IOT、金融、零售、媒介、出版、纺织服装、音乐和养老等十个行业的落地布局。

  以完整赋能为例。微软认为,每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多而且复杂的,很难期望用一个简单的API输出来帮助合作伙伴解决问题,实现AI转型,相较之下,整体赋能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合作伙伴,尤其是传统行业。例如在与万科地产的合作中,微软根据这一行业和万科自身的特点,帮助万科构建了在独特场景下的虚拟智能助理和面向未来的智能家居,实际的样板间和落地项目即将面世。

  “客户需要持续的、源源不断的创新,需要完整的解决方案和能够不断升级的产业链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提供冰山一角的同时,必须已有海面以下的巨大的储备。”徐元春表示。

  孵化小冰的背后“造人系统”开放 赋能更多企业创造AI beings

  随着小冰背后的情感计算框架Avatar Framework第一代工具包的公开,这个看似不太符合微软商务风格的人工智能少女的真正“使命”也终于“曝光”。

  Avatar Framework工具包与微软小冰框架同源,可从零开始轻松创造并训练任何AI beings——智能语音助手、社交对话机器人、人工智能歌手、艺术家,或属于每个使用者自己的虚拟朋友。该工具包包含对话、声音、视觉、观点、技能、知识及创造力等丰富工具,并可驱动兼容的3D人物模型进行实时交互。在正式发布前Avatar Framework工具包已赋能软银Pepper、阅文集团全职高手等数十个第三方AI beings,以及微软小冰自己。目前这一工具包已经开放给了微软的合作伙伴,2020年春季将向所有个人使用者开放。

  一个很客观的事实是,无论小冰是什么样子,18岁古灵精怪的小女孩还是28岁成熟知性的职场女,她都不可能成为所有人都喜爱的那个人工智能,想要获得所有人的喜爱,需要满足不同人的不同标准。“小冰只是框架所孕育的森林的一棵树,我们的重点是森林。”李笛表示。通过Avatar Framework第一代工具包,使用者能够按需创造任何一个自己心中理想的人工智能,至于这个人工智能未来可以被“调教”成什么样,看看这一框架孕育出来的001号选手小冰,大概便可心中有数。

  “如果小冰的价值是1,那么Avatar Framework的价值就是100、1000,甚至无限。”沈向洋如此评价Avatar Framework框架。但同时也表示,微软必须要先做出小冰,“因为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学习、去验证这个框架是不是有可行性。”

  小冰的快速发展验证了Avatar Framework的广阔前景。人工智能可以融入人类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获得人类的喜爱,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迭代演化,最终成为我们认可的伙伴。“揭开AI定制序幕的Avatar Framework未来的商业价值是不可想象的,3年到5年后,无论做什么样的AI产品,都绕不过这一框架。”李笛表示。

  据透露,未来小冰团队的重点包括两条线,第一是小冰作为微软100%拥有的产品今后还将不断升级迭代,尝试融入各种新平台,第二是通过Avatar Framework去赋能大量的第三方,让他们都可以通过这一工具去操作这个框架,结合自身特点,最终获得更好的发展。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

HOT RECOMMEND

新浪VR简介 | 论坛社区 | 网站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00007  京网文【2017】10231-1157号

北京幻世新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