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x崩了,也成功了!背后隐藏两个无解的真相

2022-05-18 09:26:50   来源:新浪VR

  币圈爆、数藏跌,让我又想起那个故事中的经典名句。

  她天生丽质,原是奥地利的公主,14岁嫁给法国王子,而后成为法国王后却衷于玩乐,夜夜笙歌,奢侈无度,20年过去,终于在国王之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为这位“断头王后”叙写的传记中不无感慨的写道:“那时她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乍一看,貌似这句话特别适合送给近期亏损的圈友,其实这句话更适合送给那些在投机中暴富迷失的人们。

  下面我们一边吃瓜,一边抽丝剥茧,分析事件背后那些无解的真相!

  你方唱罢我登场

  近期,Luna币跌得妈都不认识了,终于让一小撮拥有“信仰”的人清醒过来,原来信仰只是执念,信仰也会被人为操控,币圈并非与“价值归零”无缘。

  讨论尚未平息,昨天,数藏平台ibox又“喜提”热搜,再次引起一轮热议。

  这次ibox上热搜的主要原因是其平台的数字藏品价格暴跌,让众多持有者欲哭无泪。

  从近日的行情图上能够明显看出,产品价格几近全线下跌,跌幅近半的也不在少数,另外还出现了有价无市的问题,即使想要脱手也无人接盘,这对于持有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同时也极易引起恐慌情绪的滋生,因此登上热搜也就很好理解了。

  搜索关键词ibox,能够明显看到“哀鸿遍野”,有网友吐槽“亏麻了”,也有网友亮出了价格暴跌情况“3万买1万卖,8000买3999卖,3400买1699卖……”等等。

  那么ibox的暴跌是预料之中,还是偶然发生的呢?

  答案明显是前者!

  从前文的图片中能够看到,ibox平台的数字藏品价格当下最低为700元,最高单价在万元左右,而这还是经过几轮暴跌后的价格。

  这个价格高吗?对比下同类平台的定价就能有所判断。

  比如鲸探、幻核等,数字藏品的价格多在数元到数十元不等,超过百元的已数高价,如此看来,ibox的价格确实有些突出。

  退一步说,也许是ibox的藏品更加稀有,IP更有价值,所以价格高?

  但是细数下来却发现并非如此,其藏品相较其他平台不仅没有更独特,甚至部分藏品问题重重,比如发布的张国荣公益数藏存在明显的侵权问题,并且挂上公益的名号更是无法接受。

  既然ibox如此普通,那么为什么会独树一帜,如此“曲高和寡”呢?

  这和几个因素有关,首先是平台的属性,与很多数藏平台不同,ibox自带二级市场性质,可以带价挂售,因此其藏品可以进行转售,这就给藏品带来了炒作的空间。

  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数字藏品和NFT的异同,以便大家分清其中的问题所在。

  NFT≠数字藏品

  很多人以为数字藏品是国内对于NFT的称呼,两者是相同的,其实不然。

  NFT,英文全称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而数字藏品本质上是受监管的NFT。

  虽然两者都拥有唯一性、稀缺性、可追溯性等优势,但区别也很明显。

  NFT基于公链发行,而数字藏品多基于联盟链,这也就是非许可链和许可链的不同;NFT完全匿名,而国内购买数字藏品需要实名认证;NFT可以通过ETH、USDT等虚拟币购买,数字藏品只能通过人民币或者数字人民币购买;NFT可在全球用户间流通,数字藏品在国内暂不能流通,对二级市场交易管控严格。

  通过两者的区别我们就很好明白,虽然很多人把ibox看做数藏平台,其实它更符合NFT平台的定位。至于为什么国内一些符合监管的数藏平台没有出现明显的炒作问题,而ibox却问题严重,也就有了答案。

  关于ibox的风险,其实早有提醒。

  比如“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微博账号曾多次曝光ibox存在的问题,“iBox创始团队与曾经推出墨链(INK币)的纸贵科技团队成员高度重合。iBox股东唐凌于2017年推出墨链(INK币),并在8小时内完成了5000比特币的ICO,根据最新报价,当时筹集的比特币目前价值已达10亿人民币。后央行将ICO定性违法金融犯罪,墨链对全部中国区投资者采取强制退币。INK币众筹价为0.4美元,最新报价0.0003047美元,市值为14万美元,已接近归零。”

  另外,还有被质疑倒卖数藏品,并被初步判定属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问题等等。

  俗话说得好: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想必ibox深谙此道,当然,这个套路并不复杂,却十分有效。第一步,庄家发售藏品并大量持有;第二步,通过各种方式拉高价格,比如左手倒右手,同时广泛散播高价交易舆论,吸引新人加入;第三步,庄家继续抬高价格抛出藏品;最终,一番击鼓传花,后入者接盘,庄家完成收割。

  ibox平台藏品价格甚至达到了十几万元,最便宜的也远高于其他平台,如果说这里边没有炒作没有泡沫,你会相信吗?

  关于ibox后续会如何,可以从一些迹象看到几分,比如有部分玩家已经开始炫耀自己的盈利。

  这可以看做是又一次的炒作,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套种终结的信号。

  因为伴随着舆论转向,盈利的人抛售离场,资金将迅速剥离,而平台的资金是有限的,这就会直接导致价格下跌,归零也并非不可能,毕竟曾经ibox归零过一次,而后续入局的人也极有可能接盘。

  关于ibox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未来我们还会持续关注。

  当然,ibox也只是数字藏品市场的冰山一角。

  截止今年2月份,国内数藏平台不足百家,而现在,这一数量激增至330家。并且一些国资和大厂也纷纷入局,比如虚猕数藏、友盾数藏等,可见这一市场的潜力是足够大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如何看待这一迅速成长的领域呢?

  我想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非只是看重艺术价值,抱着审美、收藏的目的,说白了,更多的人还是为了投机,为了挣钱。

  难道大家看不到这其中的套路吗?并非如此,大部分人是明白这个套路的,也正是因为自己明白这个套路,所以才敢于入场,敢于赌自己不是那个接盘的人。

  当然,也有部分人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之下真的信了那些鬼话。

  一位圈内人曾经跟笔者坦诚的说过:什么数字藏品,不就是些破图片吗,还真有些傻子信。

  虽然这话有些偏颇,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其背后的技术价值等,但现实确实存在太多炒作和泡沫。

  可是,新产业的成熟,监管的成熟,又很难避免各种乱象,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发展中的问题,只能用发展本身来解决,历史唯物主义早已说明了这些规律。

  回到文章开头的经典名句,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同样具有警示意义,那就是:不要认为自己可以轻易获得什么,我们需要努力付出来换取回报,依赖投机,最终会因此加倍还回去。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微微一笑:道理都懂,但不会改,下次还这么干。

  没办法,套路虽然很卑劣,可套路一直有效,投机往往会加倍还回去,可人们一直趋之若鹜,这两个真相也许真的无解吧!

  最后,关于数字藏品,伴随着市场的迅速膨胀,乱象确实无法避免,但当下也确确实实的创造了大量的机遇,并且在未来,数字藏品、NFT在现实世界和元宇宙都拥有足够的应用潜力。从股市到虚拟币,再到数字藏品或者NFT,价值一直存在,但价格却永远让人无法捉摸,也许这才是它们让人着迷的原因吧。

  至于如何探寻数字藏品的价值潜力,如何在发展中抓住机遇,是我们期待与大家分享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够拥有在合适的时间上车,在合适的时间上岸的“钞能力”!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微博

HOT RECOMMEND

关于新浪VR | 论坛社区

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00007  京网文【2017】10231-1157号

北京幻世新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