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中国区XR业务负责人郭鹏:XR是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

2020-09-07 10:08:37   来源:新浪VR

  9月5日,2020 Qualcomm XR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暨第二届XR创新应用挑战赛颁奖典礼在江西南昌举办。此次活动以“开放共赢 拥抱5G”为主题,高通公司(Qualcomm)联合了XR设备厂商、运营商、平台供应商、内容提供商、当地政府等XR产业链上的重量级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XR与5G等移动技术的融合,以及XR产业的未来发展机遇。

  为了推动XR市场的发展,高通公司还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Qualcomm XR眼镜适配计划以及Qualcomm XR企业计划。具体来说,Qualcomm XR眼镜适配计划可以用于测试XR Viewer的性能,并确认其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兼容性,让用户能够享受无缝体验。

  会后Qualcomm中国区XR业务负责人郭鹏也接受了媒体采访,郭鹏表示目前,一个重要的趋势是5G、AI和XR这三大关键市场和技术正在融合。我们也都在探讨如何发挥5G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优势,XR就是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的领域。所以XR跟5G、AI结合起来,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以及不同行业更加智能、更加互联、更加沉浸式的未来。

  此外郭鹏还提出来了高通XR的四大策略,1、高通为XR提供最佳芯片组;2、高通提供的相关软件和算法支持;3、推出一套整体的参考设计;4、和整个XR生态系统的合作。

  以下是采访全文: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Qualcomm XR技术媒体沟通会。首先,让我们有请Qualcomm中国区XR业务负责人郭鹏为大家介绍高通在XR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及未来愿景。

  郭鹏:感谢在座的媒体参加今天的活动。XR是高通长期以来的重要战略性业务发展方向。高通在XR技术和市场领域持续耕耘十余年,4-5年前我们推出了商用XR芯片产品,现在我们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在此过程中,高通也不断推动整个XR产业的发展。

  目前,一个重要的趋势是5G、AI和XR这三大关键市场和技术正在融合。我们也都在探讨如何发挥5G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优势,XR就是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的领域。所以XR跟5G、AI结合起来,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以及不同行业更加智能、更加互联、更加沉浸式的未来。

  高通在XR领域有四大策略:

  首先是我们为XR设备提供最佳芯片组。2015年和2016年高通推出了支持沉浸式XR体验的骁龙移动平台,即骁龙820和骁龙821,2017年高通推出骁龙835移动平台,随后高通陆续推出了骁龙XR1、XR2平台,我们的产品线是不断发展升级的。2019年12月骁龙年度技术峰会上所推出的骁龙XR2平台也创造了很多全球首次,它是全球首个支持5G连接、支持高达双眼每只眼睛90fps 3Kx3K的分辨率,以及七路并行摄像头且具备计算机视觉专用处理器的XR平台。同时它的内部有很多的硬件加速模块,可以进行多项AI加速的处理。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30款采用骁龙平台的XR设备面市,还有更多的产品正在研发中。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想象大家可以看到更多基于骁龙XR平台的XR设备推向市场。

  第二,高通提供的相关软件和算法支持。对于XR设备来说,仅仅是硬件层面是不够的,软件同样非常重要。因为XR设备跟智能手机的用户交互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手机只是显示、触摸等基本交互模式,但是对于XR设备,它的显示方式就是不一样的,交互模式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去开发很多新的软件。高通可以提供用于打造XR体验的六自由度(6DoF)和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等感知算法。我们可以对用户的头部进行定位,让用户在运动的情况下与设备进行交互。我们还有眼球追踪、表情追踪,语音输入等相关算法。除此之外,高通还会提供针对显示和GPU的优化,以及针对功耗与性能的优化。

  第三,我们会推出一套整体的参考设计。我们从最早的骁龙820、821移动平台到现在的骁龙XR1、XR2平台,每代产品都会提供参考设计。参考设计分为硬件和软件,我们所提供的硬件参考设计是跟AR眼镜、AR头盔类似的原型机,这个机器非常的完善和全面,配置要求也非常高。客户在做设计的时候往往是从上往下做减法。基于硬件我们还会提供软件代码的参考设计。高通XR参考设计开放给所有合作客户,帮助客户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难度,加快客户产品的商用化。

  高通XR参考设计是高通面向虚拟现实硬件厂商而打造的HMD加速器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吸引零部件厂商和技术合作伙伴加入到我们的项目中来,让他们的零部件和软件算法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在我们的硬件平台上。

  第四是我们跟整个XR生态系统的合作,其中包括了XR企业计划(XEP)。我刚才也在此次Qualcomm XR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的XEP项目专场,XEP项目的参与者们正在介绍他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工业、教育、文旅、培训甚至是消防领域。我们也希望通过XEP计划跟这些各行各业的XR技术开发者直接沟通,让他们的内容生态能够借助骁龙XR平台的丰富产品组合,打造统一的XR生态环境,扩大整个XR生态系统的规模。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今年推出了高通XR眼镜适配计划。XR Viewer作为一种轻便的头戴显示设备,可通过USB Type-C连接至搭载骁龙8系移动平台的5G智能手机。XR眼镜适配计划测试XR Viewer的性能并确认其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兼容性。XR Viewer可以做到极致的轻薄,同时基于骁龙旗舰移动平台的5G智能手机可以承担一部分渲染、计算工作,共同提供给消费者无缝的沉浸式体验。

  以上就是高通在XR领域的四大策略。相信各位在今天的大会也感受到了,高通把XR产业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大部分合作伙伴、客户和开发者都请了过来,希望提供一个平台让各个角色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比如说OEM厂商可以跟开发者沟通,零部件厂商可以跟OEM厂商沟通,高通可以跟所有的行业合作伙伴沟通,然后把双方或者是三方、四方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这是高通从四五年前到现在所做的一些成绩,以及我们现在或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简短的分享,期待与各位媒体朋友进行进一步探讨与交流。

  问:在今天的大会上,我看到开发者展示的产品分别有搭载骁龙835、845芯片,为什么产品的代际会跨度这么长呢?高通是如何引导OEM厂商选择新的骁龙XR平台?产品技术周期的重叠是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

  郭鹏:我认为XR的产业规模和技术难度决定了它不会像手机产业迭代那么快。其实在我们跟很多客户的直接沟通过程中,他们也都表示,不认为XR的迭代会像智能手机那么迅速。因为智能手机是每个人都有的设备,这个产业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它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所有的手机厂商都会想方设法发掘一些创新的功能。但对于XR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新兴的、正在发展的行业,而且目前基于XR芯片的设备数量跟智能手机的数量是完全无法相比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我们的客户还有基于骁龙835来打造产品,甚至采用更早期骁龙芯片的XR设备出现在这个市场上,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产品就一定是落后的,因为XR产品们各有各的特点。

  比如,按照垂直行业来划分,VR和AR行业的发展就分别是不同的节奏。同时,对于高通来讲,我们会尽量拉开平台之间的节奏,所以也就不会看到客户在新平台发布后,完全抛弃之前平台的现象。因为在这个产业刚开始的阶段,我们一定需要硬件和众多的软件生态相结合,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问:高通非常强调5G与XR的结合,但现在个人用户数据的网络环境还不是很成熟,请问从您的判断来看,现阶段XR应用是用于哪些场景?

  郭鹏:5G会给XR带来更佳的互联体验,刚才我讲到高通推出XR眼镜适配计划其实就是5G应用的场景其中之一。这是因为与XR眼镜适配的设备都是5G手机。VR、AR眼镜对5G带宽的要求很高,比如在播放视频应用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5G手机。

  除此之外,我还想补充一下刚刚没讲到的无界XR(Boundless XR),或者说分离式渲染(Split Rendering)。我们从最开始做理念规划的时候,长远的目标就是基于5G进行渲染。在现阶段我们会发现无界XR更多的应用是眼镜与PC端的连接,它是一个无线的连接,是通过11ad还是11ax和60GHz Wi-Fi的本地连接。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的无界XR会是以5G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其实我们在XR2平台发布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抛出了这样的信息,基于5G技术的无界XR是我们未来规划的一个重点。

  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今天强调了很多XR和5G的关系,这是大家相对比较好理解的,因为5G的特性可以帮助提升XR。另外,还提到一点是关于AI的,请问XR和AI的结合有哪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呢?比如说,对于开发者而言,AI是否会辅助提升算法的准确性?对于用户,是否像手机一样可以把AI融入到很多使用场景中,比如提升拍摄体验等?

  第二个问题是,我认为现在5G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但是VR用户最初对VR设备的认知可能还只是一个显示屏,所以我看到很多购买VR产品的用户会把它用在投屏的应用场景,包括之前我们也看到有很多解决方案是通过60GHz或者是其他方案把PC端投屏到设备上,甚至有一些VR一体机比如说Pico做了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除了5G,高通在Wi-Fi方面也有技术优势,请问高通在Wi-Fi、Wi-Fi 6、60GHz做了哪些布局?

  郭鹏:首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关于AI的一些应用的场景。刚才我提到,XR2平台支持高达七个摄像头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支持AI。这是因为XR设备跟环境的交互基本上都是基于传感器的视觉。即使不是通过视觉,其他的交互也都是通过摄像头来进行AI的处理。所以,骁龙XR2支持非常强劲的CPU、GPU、CV-ISP,并且每一个模块都是可以用来进行一系列AI算法,开发者可以选择算法运行在哪个模块上,这些是根据算法来决定的。

  在视觉方面,当AI场景有了更强劲的硬件加速模块和更多的摄像头的支持后,XR设备就能够对周边环境,或者说对人和物体的理解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举例来说,以前我们想要在平台上实现完整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包括定位、对环境、平面的识别以及对于光照和人脸的识别,可能会受到硬件的限制,但是在骁龙XR2或者未来的平台上就有了更多的硬件加速模块和更多的传感器,可以使得开发者或者是技术合作伙伴将更加复杂的AI的算法移植到我们的硬件加速模块上去,实现更加丰富的AI的场景。

  听觉方面,对于语言、语音的识别,还有对于环境声音的过滤和所需要关注声音的加强都是基于一些AI的算法来实现的。我们认为AI一定是基于硬件越来越强和传感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来实现的。当然,5G也一定会对AI带来更进一步的提升。因为在未来,可能有些算法是通过云端去实现的,5G的高带宽和低时延在其中就承担着一个特殊的重要地位。

  刚才提到的第二个关于无界XR的问题,也包括刚刚提到的VR一体机或者AR眼镜和PC、云端连接的问题。无界XR是高通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之一,目前,在客户的商用产品中,比如Oculus Quest、Pico Neo2,它们都已经宣布支持无界XR。其中有些目前是通过Wi-Fi来实现的。未来,我们可能基于XR2会有更新的规划,我们会把对链路做进一步优化,比如Wi-Fi的频率、时延、带宽等。

  我再稍微解释一下无界XR,它是指Boundless XR,无拘无束的XR体验。它包含了几层意思,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点是无线代替有线,我们可以通过无线来传输由个人电脑、工作站或者是云端渲染好的数据,这是基于目前有线线缆用户的痛点所发展出来的。

  问:现在PC和手机平台都在推广Wi-Fi 6功能,个人用户也可购买Wi-Fi 6路由器,在家庭环境中连接Wi-Fi 6网络可能比连接5G蜂窝网络更加可靠。根据我之前的体验,通过5G连接使用VR设备的时延较高。因为高通在Wi-Fi 6技术上也是业界领先的,请问高通是否挖掘支持Wi-Fi 6的应用场景?高通的合作伙伴已经有推出类似应用场景的了,比如Pico推出的PC投屏应用等。请问现阶段,支持Wi-Fi 6的XR设备,是否会比支持5G的带来更加直观的用户体验提升?

  郭鹏:Wi-Fi 6确实是一项很不错的技术,我们的很多旗舰智能手机都能够支持Wi-Fi 6。可以肯定地说,Wi-Fi 6是我们面向无界XR,正在积极规划的特性之一。相比5G而言,就目前来说通过Wi-Fi 6技术实现无界XR可能是更先行的一步;但在更长远的未来,高通作为产业最上游的角色,5G一定是我们很重要的策略之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5G将会替代Wi-Fi 6或者Wi-Fi技术。

  问:我刚刚在演讲中看到高通的产品路线图分为两类产品,在1到4年内会有一体机和无线连接的产品演进,在未来5到10年内将实现融合。此前,VR市场许多设备厂商在摸索哪种产品形态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已经淘汰了一大批。那么,在高通看来,哪种产品形态在未来1到4年会更符合市场的需求,或者更容易实现市场拓展从而帮助VR厂商在市场上存活下来?

  郭鹏:目前,VR和AR一体机属于一个单独的品类,基于手机连接的VR和AR眼镜属于另一个品类。在3到5年或者5到7年之内,VR和AR一体机将会越做越小,而基于手机连接的VR和AR眼镜会逐渐从有线变成无线。但两者之间还会存在一些区别,比如XR一体机更多是通过自身计算去完成所有任务;而XR Viewer则通过眼镜本身完成小部分或大部分任务,任务量完全取决于客户的应用场景。如果客户需要极致轻薄的VR和AR眼镜,很多的工作就会由手机或者盒子来承载,而不是眼镜本身。如果客户认为XR Viewer可以做更多工作,在保证用户佩戴和使用舒适性的情况下,可以把任务从手机/盒子迁移到Viewer上。这些任务如何处理都在高通的考虑当中,但最终还是由用户应用场景决定的。

  在更远的将来,所有的任务都可以由一体机完成,高通认为XR是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也就是说,用户在佩戴了足够轻薄且功能与手机类似的XR眼镜时,可能不再需要手机作为其支撑了,这是我们认为未来会出现的演进方向,即XR一体机和XR眼镜的融合。当然,这种演进方向不仅对高通提出了挑战,对整个行业也提出了挑战,包括显示、电源、电池、5G以及未来更高的连接速率。现在不好回答未来会衍生出怎样的设备新形态,但高通针对目前已经出现或预计即将出现的产品形态都有所准备。

  问:目前,部分XR设备发热现象还比较严重,是因为功耗较高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呢?

  郭鹏:功耗与工作量以及算法的优化程度密切相关,骁龙移动平台是目前市场上非常省电且性能功耗比非常出色的平台。但是,客户在骁龙移动平台上采用不同算法时,所产生的功耗也是不同的。此外,对于同一个算法而言,它运行在芯片平台不同的硬件加速模块上运行时产生的功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高通推出HMD加速器计划(HAP)的原因。通过该计划,眼球追踪、手势追踪或六自由度手柄等硬件合作伙伴,可以将算法移植到骁龙平台上最合适的硬件加速模块上,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功耗。尽管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遇到发热的问题,但我们始终与合作伙伴保持积极合作,以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地节省功耗,对于用户更好地长时间使用XR设备,至关重要。

  问:您刚刚提到XR设备的迭代不会像手机这么快,但我们看到骁龙XR平台从XR1到XR2,这期间大概是一年的周期。

  郭鹏:骁龙XR1平台和XR2平台是面向不同市场的产品,XR1平台面向中高端市场,而XR2平台属于旗舰级平台,也就是最高端的XR平台。这两款平台在性能、成本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骁龙XR1、XR2推出的时间,来判断高通XR平台的迭代速度和周期。

  问:像酷派等部分XR眼镜采用的是高通用于智能手表的芯片。请问,像您刚才提到的轻薄眼镜的芯片是现阶段会采用可穿戴平台的芯片,而未来会采用骁龙XR平台吗?

  郭鹏:智能手表采用的也是骁龙平台,高通对于客户使用可穿戴平台支持VR和AR眼镜的持有开放态度的。但由于采用的是面向智能手表打造的平台,因此这类VR和AR眼镜的工作逻辑是与智能手表或手机相类似的,与跟手机相连接的VR和AR眼镜的工作逻辑存在差异。

  无论采用哪种平台开发、制造XR设备,都取决于客户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对于高通而言,骁龙XR1和XR2平台能够提供专门针对XR设备优化的功能。由于高通骁龙的产品路线图中包含许多芯片,如果客户希望选择更广泛的平台生产、制造VR和AR眼镜也是可以的。

  问:刚刚您提到了5G、AI等技术,请问骁龙XR平台未来的重点技术突破方向是什么?

  郭鹏:从产品品类上来讲,从最早的一体机到现在的一体机加上分体机,我们应用的品类在逐渐变多。高通希望在不同的品类去做出尝试,这样才能开发出最优的且最终能为大众所接受的、能给消费者带来真正使用价值的产品和技术。我们现在也正在探索未来的突破方向,包括整个产业链也都在尝试诸多方向。

  问:您认为XR生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未来会是更加集中还是分散?比如是更加集中在某家或是某些家?

  郭鹏:高通作为XR最上游的芯片和底层算法的提供商,我们对业界的合作都是持开放的态度。在我们今天下午的圆桌论坛上,创维VR就是我们最近刚刚开始合作的一个新合作伙伴,之前他们用的不是高通平台,他们在这个论坛上相当于吹响了一个号角,要开始和高通基于骁龙平台来做VR产品。

  不管是国内或是国外,高通在全球的生态合作的模式都是非常开放的。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例如硬件参考设计、XR企业计划、HMD加速器计划,这些都是为了让每个客户都能依据自己的行业优势以及对细分领域的深入见解,将产品研发出来,为用户带来生态价值。所以,高通是提供出色的底层基础技术,同时我们也欢迎所有客户来与高通进行合作。

  问:近年来一些手机厂商都在布局XR设备的研发,请问您如何看待现在手机厂商布局XR设备?

  郭鹏:高通的XR眼镜适配计划,很大一部分是面向手机厂商的,因为我们需要对基于骁龙旗舰移动平台的5G智能手机里的底层软件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支持XR眼镜。我们在今年的AWE发布了XR眼镜的商用计划,包括15家运营商、7家手机厂商和8家XR眼镜厂商一起参与,其中也包括手机厂商在积极地布局XR领域。但是每家厂商可能有各自的节奏和计划,所以在这里我不方便透露手机厂商的计划。但是从高通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手机厂商、运营商、XR眼镜厂商可以一起加入XR眼镜适配计划。

  问:我看到今天您分享的XR Viewer可以和搭载骁龙865平台的5G手机实现无缝连接,这有没有可能成为推动VR在国内迅速扩大知名度或认知度的一个途径?现在国内比较主流的手机厂商的合作意愿是怎样的?

  郭鹏:首先,基于手机的XR眼镜,因为借助了手机的规模化市场和高用户渗透率,对于XR的普及一定是具有正面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高通从今年开始把XR眼镜适配计划作为一个方向来推广到市场。对于手机厂商各自的节奏和计划,我们不太方便透露,但是手机的规模化对于推广XR的普及一定是有帮助的。

  问:一些VR Viewer厂商已经和韩国三星有直接的沟通。请问现在国内手机厂商有在沟通能达成无缝连接吗?

  郭鹏:刚才我们提到在AWE上宣布的XR眼睛适配计划,7家手机厂商都是国内厂商,包括华硕、黑鲨、一加、OPPO、Smartisan、vivo和中兴,而且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不过无缝连接是最完美的情况,这需要有手机厂商、运营商、XR眼镜厂商和高通这四方无缝的配合,这里涉及的工作量也很大,因为手机需要适配一个全新的附件,这个附件不像蓝牙耳机那么简单,它需要支持显示和交互,不像通过DP外接一个显示器那么简单。这里面一定会涉及大量的开发和后续的测试工作,这些就是高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正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来打通各个环节。

  问:您刚才也提到我们需要终端厂商、运营商等共同推动XR的发展。我看到现在很多VR游戏可以支持XR眼镜和手机连接,进行游戏操作,但现在国内的相关开发者比较少,大量VR游戏都是来自国外开发者,国内相关领域还不太成熟。在XR生态这部分,请问高通有没有考虑如何激发开发者的创作热情、推动生态建设?

  郭鹏:几乎所有的产业发展初期都是比较分散的局面,所以作为上游技术提供商,高通的角色是希望能通过统一的底层API,尽量缩小SDK的差别,即便是客户的SDK有一些区别,这里的区别都不太大。比如,A厂商和B厂商将他们的SDK推给开发者,只要SDK是基于骁龙平台的,它们的差别就非常小。

  甚至未来,我们也考虑提供标准的SDK,也就是说,对A设备和B设备都支持一套标准的SDK。对开发者来讲,他们就可以非常简单地把内容从A设备移植到B设备,或者从B设备移植到A设备,或者从PC游戏、PC VR游戏,移植到移动VR品类。

  从高通的角度,我们想从底层技术进行打通,因为我们是最了解底层的,所以我们有能力把API统一起来,或者说我们可以优先支持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SDK。

  问:刚才您谈到Wi-Fi和5G两者会共存下去,同时也强调了5G的重要性。对于VR内容,一方面是一体机中轻量化的内容,另外方面是PC VR中相对重量级的内容。5G时代,您认为内容会是PC VR加云端化,还是移动VR?

  郭鹏:从搭载高通骁龙平台的Pico Neo 2到Oculus Quest,再到我们刚刚分享的未来愿景,相信大家可以想象到,未来高通支持的一体机很可能会是兼容这两方面的设备。它可以作为一体机来运行一些轻度或者中度的游戏,也可以通过PC或者5G的云端来实现重度游戏的集中渲染,而设备在本地支持用户交互、定位追踪、环境感知等AI算法。但是,即使是将GPU重载放到云端或者PC端,这也不代表设备本身就不进行计算了,我们的芯片依然是非常强劲的,很多模块能够支持AI的算法,比如环境感知、平面检测的光照等等,而上面这些都是为了最后的渲染而准备的。您刚刚说到的PC,无论是通过Wi-Fi还是5G实现分离式渲染,这都是不冲突的。

  问:本次活动,我们看到很多应用领域的开发者也加入进来。高通除了在活动给他们提供一些曝光,比如提供内容展示的平台,高通是否有专门的工程师或者对接人员去和他们进行联络、促进内容的优化?因为相对无论是PC还是手机,优化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高通除了提供一个平台,在技术方面是否也进行一些支持或者讲解,让开发者熟悉高通的产品新特性,让他们去应用?

  郭鹏:我从以下三点来回答您的问题。

  第一,我们会间接地支持开发者。这里我简要解释一下。我们给予直接支持的对象是设备厂商,比如说Pico、影创科技、爱奇艺,我们会帮助他们优化SDK,这是因为他们的SDK和高通底层的API之间的连接性和紧密性,也直接关系到相应内容运行过程中的性能。所以我们会根据设备厂商的反馈,从底层进行最基础的支持。

  第二,Qualcomm XR企业计划(XEP),该计划中的开发者是游戏之外的领域,因为XEP是基于行业应用的,比如工业、教育、旅游等。包括今天XR应用创新挑战赛的入围者,这些有助于高通推动XR产业发展的开发者,我们也会邀请他们加入到我们的XEP中,此后我们也会给予他们一些指导,比如培训、技术支持等。

  第三,Qualcomm Development Network(QDN),也就是我们的开发者社区。在该社区中,我们提供了一些模块化或者工具类的内容,让开发者可以更熟悉高通骁龙平台,进而帮助他们进行优化。通过提供可接入CPU、GPU和DSP的多种工具,我们帮助大家优化面向高通骁龙平台的开发过程。同时,我们还利用面向AI、IoT、机器人以及VR/AR等领域的开发资源,来帮助大家打造全新产品。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微博

HOT RECOMMEND

关于新浪VR | 论坛社区

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00007  京网文【2017】10231-1157号

北京幻世新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