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泛科技报告及白皮书”,该报告编号为20bg0015。
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网与物联网、区块链、混合实境、智能建造、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等新兴技术将进一步 在不同层级作用于城市空间。技术驱动带动城市产品服务层面更迭,重构新城市空间转型。 城市的“信息功能“被互联网信息所替代,以空间搜索为核心的行为选择被个体定制化算法改变。

科技发展的部分影响作用下,人类迄今依次经历了农业人居( rural )和城市人居( urban )两种典型的人居形态一系列对城市形态产生巨大影响的新兴技术迅速成熟 ,加速我们迈进下-个人居形态的发展进程。


通过在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截止2020年上半年,未来城市相关主题论文发表总量为41000余篇,与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的论文数量为1800余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论文数量逐年递增,尤其在近10年有了极大的增长。

信息流动化是指信息可以从一种媒介=流向另- -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再是固定的,而是一直处于变化和流动当中。是过去二三十年的一个主要趋势,将继续成为未来几十年的趋势。

中央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至2020年3月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进一步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不仅是一项庞大的建设工程 ,还是信息消费市场的建造,更是新兴产业的打造,体现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


0